水稻病害
水稻恶苗病属真菌病害,又称水稻徒长病,各地均有发生,可造成严重减产。 病菌在种子内部和表面越冬。病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从伤口侵入感染健苗引起再侵染。水稻开花时,分生孢子传染到花器上产生病种子。 第1峰在秧田期,一般于播种后15天左右出现;第2峰在水稻分蘖高峰期出现;第3峰在水稻孕穗期出现。高温有利于病害发生。种子带菌率越高,发病越重。...
水稻病害
稻曲病属真菌病害,又称伪黑穗病、绿黑穗病、谷花病、青粉病,俗称丰产病、丰收果,主要为害稻粒,各稻区均有发生。 病菌以菌核在土中越冬,也可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。生长期内,病菌主要靠气流在田间传播。淹水、串灌、漫灌也是导致稻曲病传播的重要原因。 抽穗扬花时遇多雨、低温,特别是连阴雨天气,发生重。...
水稻病害
稻瘟病属真菌病害,又称稻热病,俗称火烧瘟、吊颈瘟、叩头瘟,水稻各发育阶段均可发病,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,颈瘟为害最重。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。 带病种子、病稻草堆病原的主要初侵源。田间发病后,病原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。 适温高湿,有雨、雾、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。分蘖期和抽穗期遇持续低温、多雨、寡照天气,易引起叶瘟和穗茎瘟的流行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