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害虫
直纹稻弄蝶Parn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属鳞翅目,弄蝶科,又称稻苞虫。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,间歇性猖獗发生。 自北向南,每年发生2~8代。以中、小幼虫在背风的田埂、渠边、沟边、茭白、小竹丛等禾本科植物上结苞越冬。 气候、虫口基数、食料、蜜源和天敌等条件是影响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。冬春气温低或前一个月降雨量大,雨日多,易流行。...
水稻害虫
黏虫Mythimna separta (Walker)属鳞翅目,夜蛾科,俗称剃枝虫、栗夜盗虫、五彩虫、麦蚕等。幼虫啃食叶片为害,是一种间歇性猖獗的杂食性害虫,常间歇成灾。各地均有发生。 每年发生3~7代,以蛹在土中越冬。 幼虫发育以25~28℃和相对湿度75%~90%最为适宜。北方湿度对其影响更为明显,月降雨量高于100mm,相对湿度70%以上为害严重。...
水稻害虫
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属鳞翅目螟蛾科,俗称卷叶虫、白叶虫、刮叶虫、苞叶虫等。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,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,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。 自北向南,每年发生1~11代。每年春季,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迁飞;秋季再随季风迁飞到南方,以幼虫和蛹越冬。 本地虫源或部分迁入虫源时,雨量、雨日、温、湿度等气候因素是影响大发生的主导因素。...
水稻害虫
大螟Sesamia inferens(Walker)属鳞翅目,夜蛾科。以幼虫蛀食茎杆为害。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,长江以南发生偏重。 自北向南,每年发生2~8代。北方地区有部分幼虫在稻桩及其他寄主残株和杂草中越冬,大部分幼虫冬季继续为害小麦、甘蔗等。 大螟发生程度与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,凡杂交水稻面积大及大面积种高粱、玉米、粟等稻区,发生比较严重。...
水稻害虫
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(Walker)属鳞翅目,螟蛾科,又称蛀心虫、蛀秆虫、枯心虫。以幼虫蛀食水稻茎秆,造成枯鞘、枯心苗、死孕穗、白穗。 自北向南,每年发生1~5代。幼虫在稻桩、稻草、茭白及杂草中越冬。 阴雨天多,气温偏低,易出现二代螟虫灾。...
水稻病害
水稻条纹叶枯病属病毒病害,病田一般发病率在5%左右,减产3%~5%,严重时减产20%~30%,甚至高达70%或绝收。 条纹叶枯病毒只能通过昆虫传播,已知灰飞虱为主要媒介,白背飞虱也能传染。病毒在带毒灰飞虱体内越冬,成为主要初侵染源。病毒可经卵传递。 灰飞虱发生量越大、带毒虫率越高,发病越重。春季气温偏高、降雨少、虫口多,发病重。...
第 4 页,共 7 页« 最新«...23456...»最旧 »